第(2/3)页 况且苦笑道:“你以为他可怜?在他眼里,我们才是最可怜、最愚蠢的人。” 萧妮儿又睁大了眼睛,没法理解,只是晃晃脑袋就不想这茬了,心里认为这里面真有她所不知道的深奥道理吧。 周鼎成看了一会德清的书法,笑道:“我说小子,你干嘛这么喜欢他的字,也就是一般水平,颜体练的不错而已,火候功底都差远了。” 况且给他一个大白眼:“我乐意,行不行?” 周鼎成急忙道:“行行,你高兴就好。” 萧妮儿笑道:“你不知道,他最喜欢这小和尚了,说他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圣僧,既然能成为圣僧的人,他的字自然就有价值。” 跟着况且这么久,萧妮儿也懂些门道了。 “且不说他以后会不会成为你所谓的圣僧,就是成了,字就一定有价值了?我还有皇上的墨迹呢,你要不要?”周鼎成不屑道。 “要啊,哪位皇上的,赶紧给我看看。”况且马上盯了上来。 “没有,没有,我就是随口一说啊。”周鼎成自觉失言,急忙否认。 可惜晚了,在况且的死缠烂打下,周鼎成只好交出一幅明宣宗的画。 况且真是大开眼界,宣宗的画后世少有流传,实际上宣宗的丹青不比宋徽宗差多少,堪称丹青皇帝。因他喜欢斗蟋蟀,又被人称为蟋蟀帝。 宣宗时,正值明朝最鼎盛时期,三杨主政,政通人和,宣宗基本就是垂拱而治,整天无所事事,沉迷于丹青和斗蟋蟀这些所谓的雅趣,却也是明朝最好的皇帝之一。 况且欣赏完宣宗的画后掷还给周鼎成,没有吞没,他知道,要是自己真无耻地吞没了,可就是割了周鼎成的一块心头肉。他对书画虽然也酷嗜,却还没到周鼎成那般丧心病狂的地步。而且在他心里,宣宗皇帝的地位真还比不上憨山德清。 周鼎成收回画后,如释重负,魂儿都吓掉一半了,赶紧回去又弄了一坛酒、一盆羊骨头,喝酒吃肉压惊。 晚上时,况且一个人坐在画室里,却在静静想着德清,说起来很有意思,两次相遇都是德清给他传口信,上次在凤阳,是告诉他赶紧逃到龙兴寺去,这次则是千里迢迢地传送父亲的口信。 难道德清也是勤王派的人?不然何以让他给自己传口信? 想到他崇拜的高僧有可能是这个秘密组织的人,他觉得有些啼笑皆非。这个组织的人在努力保护他,他却对他们一无所知,而且还无从打听。 他现在唯一遗憾的是不知道父亲妹妹身在何处,处境如何,但从传来的口信说还能筹办聘礼,想必安全不是问题,处境还不错。能得到这样的信息,对况且而言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安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