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露峥嵘-《煌煌魏晋》
第(2/3)页
“娘,马上到果老望岳亭了。”小栗毓美活泼好动,健步如飞不知不觉间爬上了山坳中间的一座错落有致的亭子。亭子四周花草参差,春光明媚。
“星垂天放弹”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吟诗作赋悠闲地坐在亭子里,面对无暇美景不由得吟咏了起来。
老者年过半百眉毛稀疏,两眼有神。恰似遗世独立的神仙,飘然羽化,远离尘俗。
只听得从远处传来一阵呢喃细语,声音略有些稚嫩从对如流道“月照海还珠”
只见少年身材小巧,对答如流,再定睛一看分明是一个未谙世事的蓬头稚子。
不过铿锵话语,浩然正气,使这位学富五车,博学多闻的老者为之所震,沉思良久难以置信。
听到这对仗工整,老者会心一笑,心想这孩子不仅聪明,举止有礼,更是天赋异禀,心中更是怜爱之情。
“含辉,慢一点!父母腿脚不便跟不上你。”此时栗毓美母亲累的气喘吁吁,脸色苍白。俨然体质孱弱,跟不上脚步。
她母亲穿一套浅湖色香云纱的衣服,三十岁上下,面目蔼然,她谈话的态度,又似爱怜,又似斥责。
“董如贤老师。”旁边穿梭山水的游客认出来这位鸿门大儒,不假思索喊了一声。
山西浑源州有位老学究,名叫董如贤,平生熟读经书,年轻时曾多次作为贡生参加过考试,都没有被录取,后来就在家乡开馆授徒,以教书为业。
乾隆年间,步行到京城,寻求仕途,无果而归。几次打击之后,逐渐打消了仕进之意,于是隐居著述。创立恒麓书院,以教学为生,从学者众多,常有数百人,声名远播。
“这是栗亭雨的孩子吧,果然是人中龙凤。”董如贤人品磊落高洁,学识渊博,学风严谨,深受当地百姓的敬重。
“犬子生性顽劣,未开教化,请老先生见谅。”栗毓美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,是豁达大度之人,打小就教育他要与人为善,看淡得失,宽心为人。
董如贤侧着脑袋,不知道为什么,他觉得这孩子特有喜感,一脸的憨样,反应看似比常人慢半拍,实质透露出一股少年老成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