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三章 家和万事兴!-《穿越武大郎之救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看到柳月忧伤的神情,武植很为自己的疏忽而感到羞愧。于是,他跟柳月询问清楚她家人的姓名、住址等一切详情后,立即派出数名华夏军官兵,让他们架着四辆四轮马车,日夜兼程赶到恩州清河县柳家村,按图索骥把柳月的父母和哥嫂、侄子侄女等全家七口人一起接回京城,安置在武植为他们购置的一座二进二出院落的大宅院里,并为柳月的哥嫂安排了一份轻松的工作,收入很是优厚。

    柳月看着武植为她所做的一切,感动莫名,喜极而泣,她知道自己和家人真的是苦尽甘来了,服侍起武植来更是尽心尽力。

    郡王府里到处是喜庆祥和的景象,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。

    转眼间,元符五年的春节到了,普天同庆。元旦大朝会后,郡王府也搞了个新年大聚会,在京的亲人们齐聚一堂,郡王府里着实是热闹非凡,每人一百贯银子的大红包,聚会者人人都有份,这更是让众人喜笑颜开,心情大好。

    “潘武记”集团的快达运输公司已经从山东莱西运回了数百吨石墨矿,武植炼钢和制造水泥的计划就可以提上日程了。他收罗了一大批能工巧匠,成立了钢铁公司和水泥制造厂的研发部门,在他的指点下,开始建造耐火的炼钢炉和水泥窑,研制特种钢和水泥。

    由于炼钢厂要用到水作为冷却剂,水泥回转窑要用到水车作为动力,两者所用物料都要进行研磨成粉,也需要大型水车作为动力,所以武植在汴河下游的东城边选址建造炼钢厂和水泥厂,依河而建,便于建造大型水车,用水也方便。至于污染问题,武植就兼顾不上了,这就叫有利必有弊,以他目前掌握的技术条件,也只能如此操作,别无他法。

    武植还拿出重金,悬赏技术开发的突破者,这个举措让众工匠们信心百倍,干劲十足。

    人多力量大,集众人所长,集思广益后,炼钢炉和水泥窑的建造逐渐有了实质性的突破。同时,以水磨坊中的蓝图作为参考,大型水力推动装置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,其输出的动力可堪比几十个成年人加在一起释放的动力,功能强大。

    看到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后,武植终于放下心来,放手让众工匠们去自行研究,他只提供大致的研究方向和保证资金的到位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